泛型

5.1.5. JAVA 泛型

泛型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,该机制允许程序员在编译时检测到非法的类型。泛型的本

质是参数化类型,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。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排序方法,

能够对整型数组、字符串数组甚至其他任何类型的数组进行排序,我们就可以使用 Java 泛型。

5.1.5.1. 泛型方法(

你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,该方法在调用时可以接收不同类型的参数。根据传递给泛型方法的参数

类型,编译器适当地处理每一个方法调用。

5.1.5.2. 泛型类

泛型类的声明和非泛型类的声明类似,除了在类名后面添加了类型参数声明部分。和泛型方法一

样,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声明部分也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,参数间用逗号隔开。一个泛型参数,

也被称为一个类型变量,是用于指定一个泛型类型名称的标识符。因为他们接受一个或多个参数 ,

这些类被称为参数化的类或参数化的类型。

5.1.5.3. 类型通配符?

类型通配符一般是使用?代替具体的类型参数。例如:List<?> 在 逻 辑 上 是

List,List 等所有 List<具体类型实参>的父类。

5.1.5.4. 类型擦除

Java 中的泛型基本上都是在编译器这个层次来实现的。在生成的 Java 字节代码中是不包含泛

型中的类型信息的。使用泛型的时候加上的类型参数,会被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去掉。这个

过程就称为类型擦除。如在代码中定义的 List和 List等类型,在编译之后

都会变成 List。JVM 看到的只是 List,而由泛型附加的类型信息对 JVM 来说是不可见的。

类型擦除的基本过程也比较简单,首先是找到用来替换类型参数的具体类。这个具体类一般

是 Object。如果指定了类型参数的上界的话,则使用这个上界。把代码中的类型参数都替换

成具体的类。

5.1.5.5 为什么要用泛型

  1. 类型安全。 泛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 Java 程序的类型安全。通过知道使用泛型定义的变量的类型限制,编译器可以在一个高得多的程度上验证类型假设。没有泛型,这些假设就只存在于程序员的头脑中(或者如果幸运的话,还存在于代码注释中)。
  2. 消除强制类型转换。

泛型:类型限定。

类型参数化。

历史:JDK1.5加进来的

没有泛型的时候,不好的地方?

存100个,取的时候类型转换会出错。

泛型将运行期异常提到了 编译期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 目录